赛迪顾问发布的《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测算,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.5亿元,增速达33.8%。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,到2025年,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.5万亿元;到2035年,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.5万亿元。
2024年被视为“低空经济元年”,从2021年,“低空经济”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。2023年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同年10月,国家相关部委筹划成立低空经济专管司局。11月,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,研究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。
此外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科学技术部、财政部、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印发了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(2024—2030年)》,明确提出到2030年,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。这一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路线图。
国务院、中央军委发布的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,以及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》,则从飞行管理、空域资源利用等方面,为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。
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下,各地纷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,全国有20余个省(区、市)、100余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政策,一个更加“具象化”的低空经济政策支撑框架正在构建。
温馨提示
如已完成请点击”已登录“